当下最火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当属比亚迪,
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,这不比亚迪一不留神就被日本人盯上了。
日本人不仅分解了一台比亚迪海豹(配置|询价),还将整个过程详细记录出了本书,出书就出书吧,价格还定得贼高, 起售价为880000日元,折算成人民币大约为4.5 万元。
这小算盘真是打得呱呱叫,不愧是精益生产的工匠民族。

那些年国产车被“嘲讽”
小日子的这波神操作不由得让我想起十一年前 Top Gear来中国试车的事件,那会的外媒可没拿正眼瞧咱们,看看这当年的截图,不过现在想想也能理解,中国汽车工业才发展几年,国外的百年汽车工业并不是空话。但是!风水轮流转,不用一百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让世界刮目相看
日本人从比亚迪那拆到了什么?
不得不说日本人的严谨确实值得借鉴,看这份分解的书目就能看到,真的是“螺丝”级别,不仅有整体电器系统的介绍,还包括车体结构、内装部件(衬板、装饰件、覆盖件)、电器部件,并且还对整车的电控作为单独章节。
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分解了,堪称教科书式的教学案例。国产新能源汽车给它们带来了多大的恐慌。



比亚迪海豹最核心的电池、电机以及CTB 电池一体化车身技术自然是重点“关怀”对象,直接被外媒点名当做压轴必看内容。
CTB技术来自比亚迪独具特色的e平台3.0纯电平台,简单理解就是将电池与车身集成的技术,好处是能显著提升结构强度、安全性和操控性,尤其是整车的抗扭转刚度,引自官方的数据,比亚迪海豹可以达到强悍的40500 N·m/°,这是传统油车很难达到的高度。

CTB技术的另外一个关键技术是刀片电池,通过改进电池包的结构,电池包能量密度得到显著提升,同时也提高了体积利用率,有助于整车更好的结构设计。
另外,超高强度的“类蜂窝铝”结构电池上盖甚至能经受50吨卡车的碾压实验,将刀片电池既是能量供给体,也是重要的结构受力部件。

国际化的国产车时代要来了吗?
答案是肯定的,中国新能源汽车无论在电池技术、电控系统和结构设计方面已经全面领先于同级别的外国品牌,这也是让他们恐慌的原因,单纯的展会参观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,这次分解就是最好的证明,毕竟骨子里的恐慌是藏不住的。
油车时代的铸就的傲慢在国产新能源面前变得一文不值,曾经我们是学徒,而今一跃翻身成了老师,越是备受关注,就越要清醒,不要乱了脚步。
最后,引用 Top Gear的节目截图来做总结
五年之后我们会开中国车
的确,很有可能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