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果说从无到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的“上半场”,那么进入“下半场”对车企来说无疑是更复杂的挑战。对于被视为上汽集团“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”主力军,并为此加速转型的荣威品牌来说,“下半场”种种挑战中蕴含的机会更加宝贵。
6月16日,随着官图的正式发布,荣威中高级纯电轿车D7揭开神秘面纱。作为荣威品牌全新新能源产品序列“D家族”的首款车型,D7此时亮相的意义不言自明。作为D家族这支“生力军”中的“冲锋号”,D7无疑肩负着荣威打开中高级新能源轿车市场的重任。
新家族如何用“尖兵”讲出好故事

盘点这两年市场上的热销新能源车型,不难发现,在汽车技术变革大潮冲击下,人们对汽车产品功能有了更为多元化的需求,既要实用又要前卫,既要高端又要亲民。对于想在电动化浪潮中乘势而上的荣威来说,中高级纯电轿车D7,就是为此而来。
设计语言上,全新的品牌电感化设计语言让D7前脸纯粹一体,搭配精致细节,浑然天成。车身侧面修长优雅,营造出平衡的美感。尾部造型圆润宽厚,饱满而富有张力,塑造出自信可靠的气质。匹配的18寸大轮毂,塑造出优雅大气的外形。

D7车身尺寸为4890*1872*1510 mm,前后备箱总容积达到447 L。值得一提的是,得益于星云平台的高度集成化,使车内空间使用率提升,让第二排乘客能够得到更为充裕的腿部空间。
其实,无论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,许多新兴技术最初都被应用于旗舰车型,并被消费者和市场归纳为品牌标识。正如quattro之于奥迪、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之于日产,荣威为D7端出了魔方电池、星云平台等三电科技,可以说是集上汽领先技术之大成的代表车型。
以魔方电池系统为例,它采用高效安全的CTP技术、创新的LBS躺式电芯布局,被认为是行业领先的动力储能解决方案。在全新魔方电池、VGA六合一电驱等创新技术赋能下,D7最大功率达到155 kW,零百公里加速达到6.3s,在中高级纯电轿车中竞争力十足。
有市场研究报告显示,中国高端车型消费者的平均年龄要比美国和欧洲年轻15岁左右。这导致中国消费者更在乎新能源汽车的设计语言、情感表达,以及核心技术是否过硬。而从电感化设计语言,到三电技术优势,D7都踏踏实实解答了市场和用户的每一点诉求。
自主品牌唱主角,市场期待“新三剑客”

从企业战略角度来看,今年上海车展期间,上汽集团重磅发布了“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”,指明了“到2025年,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,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”等目标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计划要求,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要达到70%,成为当仁不让的主力军。
而除D7外,未来3年,荣威还将推出8款重磅车型,涵盖轿车、SUV、MPV等多种车身形式,覆盖从紧凑、中型、到中大型等主流细分市场,逐渐满足新能源时代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。
近年来,随着主流自主品牌技术实力迅速提升、年轻消费群体崛起,以及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整体攀升,自主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收获了更多销量和赞誉。无论是在媒体镜头中,还是消费者视角里,新能源汽车已经与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画上了等号。正因如此,自主品牌打造硬核主力车型、高端产品家族的重要性有增无减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经过前些年的野蛮生长后,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赛已悄然打响。一方面,部分实力不足的品牌明显增长乏力,还有不少品牌黯然退出;另一方面,由于技术进步迅速,市场需求变化也很快,一些细分市场上出现了有竞争力的产品偏少、消费者持币待购的现象。
例如,在最考验品牌技术实力、溢价能力的纯电B级轿车市场,尽管自主品牌、造车新势力和合资品牌都在该市场投放了产品,但从销量表现来看,真正站稳脚跟的仅仅只有比亚迪海豹(配置|询价)、深蓝SL03(配置|询价)等寥寥数款车而已。而这两款车能够脱颖而出,正是满足了年轻用户“既要还要”的多元化需求。而D7的产品特性,也正是如此。

作为同级选手,D7和海豹、SL03具有很多相似之处、不仅在车长轴距、续航里程上极为接近,还同样都是后驱车型,同时自身的科技含量也都是各自品牌的最新成果。要说最大的区别,则是前两款车已经上市,D7则凭借外观、技术方面的突破,具备了不容小觑的后发优势。D7的加入也必然会使纯电B级轿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。
在过去,提到传统燃油车,人们会想到BBA。提到新势力,人们会想到蔚小理。这些汽车界为人熟知的三驾马车,已经演变为高端和品质的代名词。如今,则到了自主品牌三兄弟联手的时候了。若D7、海豹、SL03能够组成“后驱中高级纯电轿车三剑客”的组合,这对中国品牌拓宽市场版图来说不失为一件幸事。
其实,无论是自主产品携手共赢,还是D7借核心竞争力后来居上,哪种结果,对于中国新能源市场都是好事一桩。这都证明了自主品牌所拥有的强韧生命力。由此可见,D7的亮相,对于B级纯电轿车市场来说,恰似一头来势凶猛的野兽,不仅引起了同行注目,也将加快上汽集团和荣威品牌电动化转型的全面提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