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最好技艺:我给姥姥当“徒弟”
中国最好技艺:我给姥姥当“徒弟”
【有音手账本】中国最好技艺⑯:我给姥姥当“徒弟” 我给姥姥当“徒弟” 讲述人:河南虞城县仙脚丫子手工坊责任人 吴素平 前段时间,小孩刚学好行走,小脚每日又湿又臭。家乡的姥姥了解后,便纳了几双千层底布鞋寄来。那鞋宽头厚底,前边镶一萌态可掬的老虎头,后边的小尾巴是个好用的提运动鞋带。住宅小区里小孩子追着看,可艳羡了。 因此我萌发了向姥姥拜师学艺,把传统式虎头鞋制成当代产品的念头。 用传统手艺制做虎头鞋,多采用黄布,要通过选原材料、绘款式、裁底样、抹袼褙、裹鞋边等12道工艺过程。“绣法”最有注重:纳鞋底的针角,要四针连在一起,针团务必有九行,双层底;鞋身老虎头要用刺绣图案、拨花等多种多样绣法,虎嘴、眼眉、鼻、眼等线缠的色调、大小、织数都不一样。 手指不清楚被扎了多少个针孔,实验用的老粗布也不知道费了多长,我了好多个月時间,总算练成了姥姥嘴中的达标“徒弟”。 我来尝试着自主创业。为了更好地让列为非历史文化遗产的虎头鞋原生态,把姥姥请到生产车间严格把关。为融入市场的需求,坚持不懈在承传中自主创新:例如,为了更好地便捷少年儿童配戴,选用松紧带或伸缩式设计方案;为了避免少年儿童跌倒,选用千层底 防滑垫的设计方案。除开虎头鞋,图案设计样式也持续翻修,有小青蛙、鲫鱼、孔雀,也有孩子喜爱的维尼熊、猪猪侠等卡通形象设计。加起來早已有一百多个款了。 在政策支持下,大家拥有2000平米的工业厂房,拥有专业的室内设计师和知名品牌。一度受社会化、现代化冲击性的老技艺,现如今迈入了春季。 《光明日报》( 2022年01月05日 01版) 访谈:新华每日电讯网络媒体小编 丁艳